職能早期療育六大面向
職能治療關注的六大面向
1.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包含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前庭覺及本體覺七大系統,指的是將來自外在環境及內在身體的感覺訊息輸入至大腦進行有效率的組織整合,產生適當的行為表現。

在豐富且適切的感覺刺激下,大腦可獲得充足的感官刺激,協助孩子發展基礎的能力,例如:眼球動作、姿勢張力、警醒程度、注意力等,當感官系統間逐步整合,能發展出更進階的技能及表現,例如:身體概念、動作控制、協調性、視知覺等,這些技能會影響孩子在粗大動作及精細動作上的效率及準確性,例如:跳躍、跑步、丟接球、工具使用(筷子、剪刀等),也影響孩子未來在閱讀書寫、社交互動的能力。
2.認知能力
認知是指學習新事物、對情境做出反應的能力,包含注意力、記憶、想像、邏輯等。 透過與環境的互動,大腦把來自各種感官接收的訊息,如看過、聽過、感受到的經驗儲存起來,遇到類似情境時,便會經由記憶的提取,嘗試自己做出反應,而愈來愈多能力,就會慢慢整合而習得。

孩子剛出生時從無意義的動作、之後藉由探索得到經驗,產生簡單的因果關係及問題解決能力;嬰幼兒藉由遊戲來得到感覺動作經驗,也是藉由遊戲建立出物體、抽象、比較、分類、關聯、順序等概念, 所以提供各種不同種類的遊戲,將有助孩子認知方面的發展。
3.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指的是頭頸部、軀幹、肩膀、手臂、下肢等部位的動作控制。 基礎能力進展包含嬰兒時期原始反射的整合、姿勢維持(躺姿、趴姿、坐姿、站姿)、移動能力(翻身、爬行、走路、上下樓梯),慢慢發展至進階技巧,如:平衡、肌力與肌耐力活動(跳躍、跑步) 、球類操作技巧、協調動作(騎腳踏車)。

藉由動作能力的提升,孩子探索環境的範圍逐漸擴大,接觸的物品越多,對於認知、精細動作的提升亦有極大的幫助。 而進階動作技巧的能力養成,可以幫助孩子與同儕建立人際關係,並從活動當中培養自信心。
4.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主要是指藉由手臂、手腕至手指、指尖部位所產生的操作動作。 這些動作同時需要配合視覺反應、本體覺、空間建構概念、軀幹穩定與下肢動作互相協調控制,在日常活動與遊戲中經過不斷嘗試練習與學習,最後共同合作展現孩童多元的能力。

從抓握反射、捏取物品、伸手取物、堆疊積木等循序漸進,並使用這些技巧學習日常生活中各種工具物品的運用,譬如拿湯匙用餐、拿筆書寫、使用剪刀等動作。
5.社交情緒
社交情緒包含孩童對自身情緒的察覺、表達及控制能力,並且在環境中發展與他人互動、同理、回應能力,以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因此,社會情緒發展包括許多能力,例如:依附關係、環境適應、自我效能發展、表達情緒和感受、學習規則、社交互動和遊戲。

健康的社交情緒發展能夠讓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和他人有正向的關係與學習,例如團體規則、社會規範,或是透過參加同儕活動、學習合作等;學習其他能力前(例如:精細動作、粗大動作等),如果有穩定的社交情緒表現,孩子在學習上較不容易挫折,並且能夠正向的調節情緒,穩定且持續的迎接不同階段的學習與挑戰。
6.生活自理
包含進食、穿脫衣物、盥洗、如廁,是綜合所有感覺動作技巧(姿勢維持、手指靈巧、手眼協調、關節活動角度)、認知(步驟先後順序、概念形成、專注力、記憶力)、及情緒(動機、自我效能)發展的產物。

唯有符合環境需求的能力才可能發展並保留下來,「參與日常活動」是促進兒童全領域發展的媒介,每天重複規律執行的自我照顧活動,能將感覺動作技巧及認知能力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同時對自己的例行工作變得負責任,當孩子學會了一個新技能,他同時也發展出了自我效能。

孩子大約二歲開始發展出駕馭動機,若孩子沒有機會、或覺得自己無法駕馭日常生活活動,通常這動機會轉而去駕馭其他事物,例如發展出喜歡控制大人的行為。